首頁 / 關於平安 / 品牌資料庫 / 新聞通稿:平安高層領導暢談公司海外成功上市的啟示(下)

新聞通稿

平安高層領導暢談公司海外成功上市的啟示(下)

時間:2004-07-08   文章來源:中國平安   【字體:       

在談到“本土化優勢”時,張子欣介紹說,第一是平安具有獨一無二的金融集團架構,使她具有強大的多渠道分銷能力。截至2003年12月31日,平安有70家分公司和超過3,600個分支機構,有超過180,000名壽險銷售代理人銷售個人壽險產品,有超過8,000名員工從事團體人壽和財產保險產品銷售及市場營銷活動。這一多渠道分銷網絡使平安能夠向客戶銷售丰富的保險產品和其它金融產品。此外,公司與中國郵政和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及許多全國性和地區性商業銀行達成了銀行保險協議,截至2003年12月31日這些銷售網點總數超過21,000家。公司還進一步創新分銷渠道,如通過PA18金融門戶網站和全國電話中心來銷售各種各樣的產品和服務,如貨物運輸險、汽車保險、家庭財產保險和意外保險產品等。 
    第二,平安逐步建立了統一的后援平台。在科技飛速發展情況下,保險業的科技運用水平決定了保險業的成本,從平安CIO出身的張子欣對平安領先的信息技朮系統充滿自豪感。他說,平安的未來潛力在于平安擁有多元化金融服務平台,能夠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產品服務,包括保險、資產管理、信托和証券業務等。而平安先進的統一的信息技朮平台、基于互聯網的應用程序和統一的技朮標准使公司能夠集中客戶的信息,并迅速開發各種解決方案,有效地滿足公司客戶的需要,公司利用卓越的統一品牌、多元化產品服務能力、多渠道分銷網絡和基于公司先進信息技朮系統的統一數據庫,能夠充分捕捉其它非保險金融服務領域的各種新的增長機會。這種潛力也是平安得以成功招股的一個重要保証。 
    第三是平安16年來在市場上建立的“先入為主”的市場優勢。這是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公司短期內無法做到的,無論是在服務網絡、銷售隊伍、業務規模、公司品牌、企業文化,還是在對“吾土吾民”的了解與認同上。 
    回首平安的歷程,作為公司元老之一的孫建一唏噓當年。他說,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自1994年參股平安。作為國內首家引進外資股東的金融企業,他們帶給平安許多國際化的理念和方法。平安在過去的十年中,得到了外資股東的諸多幫助,直接促進了公司體制和公司治理的創新,使平安在與國際水平接軌方面走的比較前。在此次上市過程中,這些外資股東向自己的客戶以及眾多投資者推荐平安,顯示他們對平安的未來充滿信心。也是1994年,平安的海外人才開始大量引進,他們帶來了丰富的國際經驗及先進的職業理念,為平安培養了大量優秀的職業經理。也是那一年,國際標准的財務制度、核保核賠制度等引進到了平安。所以,1994年被平安視為其國際化的里程碑式的開端。孫建一感慨地說,十年磨一劍,蓄勢而發!2004年,平安揚帆出航國際資本市場,新的國際化征程開始了。 
    馬明哲最后表示,公司的成功上市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平安的目標是成為以保險業務為核心的世界領先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集團,持續獲得穩定的利潤增長及讓股東獲得穩定回報。平安希望通過公司的多渠道分銷網絡,以統一的品牌、成熟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經驗、國際經驗深厚的管理團隊、先進的信息技朮平台、集中的客戶數據庫以及統一的財務、風險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來增強公司在人壽保險與財產保險核心業務領域的競爭力,形成多元化金融服務的模式,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加穩健、可靠的、更加丰富而周全的產品和服務,成長為以保險業務為核心的世界領先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集團,做金融保險業的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