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公益慈善:包容普惠、共同發展”分論壇于烏鎮召開,會上中國平安向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並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專項用於推動貧困鄉村優勢產業的高品質和可持續發展,助力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小農戶脫貧致富。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黃樹賢,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愛文,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副主任盛榮華,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文序,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魏正新及中國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兼品牌總監盛瑞生出席該論壇。
作為致力於“推進網路建設、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的平臺,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是促進我國社會“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力量,此次中國平安向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的捐贈,將用於支援“互聯網+”社會公益扶貧工作的進步開展,對公益平臺和企業在公益領域的開放合作,以及探索互聯網公益生態共建具有重要意義。
整合資源優勢實現“人人連結”,助力鄉村振興
據悉,本次捐贈中國平安將聯合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進一步推進貧困縣區產業轉型升級,培養和引導本土青年返鄉創業、就地創業,充分發揮“新農人”在互聯網技術運用、農業生產新技術推廣、參與支援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建設等方面的"領頭羊"作用,推動當地優勢產業的高品質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貧困地區農村經濟和產業發展注入新鮮動力,助力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小農戶脫貧致富,著力補齊貧困人口教育、醫療、產業等短板,攻克貧困難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中國平安自2018年啟動"三村工程"以來,面向"村官、村醫、村教"三個方向,以"智慧扶貧"為核心,在產業、健康、教育等關鍵領域上,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已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扶貧閉環"。在產業扶貧端,平安主要面向當地特色產業和核心龍頭企業,通過提供貼息貸款、協助農產品銷售、引入現代化農業技術等產業扶貧閉環,將"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帶動當地現代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助力當地實現脫貧戰略目標。截至今年上半年,"三村工程" 在全國13個省市區落地,"村官" 發放扶貧資金超100億元,惠及近50萬名貧困人口;"村醫" 升級村衛生所622個,培訓村醫超7000人;"村教" 援建或升級鄉村小學607所,培訓近5000名鄉村教師。
此
次合作,依託於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在互聯網領域的站位高度,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在扶貧工作的豐富經驗,平安"三村工程"及公益事業將充分地發揮資源整合後的優勢,探索和踐行新時代鄉村振興實踐。
同時, 盛瑞生在會上表示,"如何通過挖掘科技、互聯網公益中的溫度,也是平安在發展科技、公益時不敢忘卻的使命"。以此為使命感的平安運用自身的金融與科技優勢反哺社會,構建多元扶貧場景,確保各項扶貧保障精准到戶,全力以赴助力國家精准扶貧與鄉村振興事業。
互聯網賦能"智慧善鏈",打造"平安智慧公益"
以此次捐贈為契機,中國平安與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將會在互聯網技術與公益扶貧事業的結合等領域探索深度合作。
秉承"創造價值、回饋社會"的公司理念,平安自成立以來,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自1994年建起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學,多年以來在教育公益、紅十字公益、災難救助等方面恪盡企業職責。2018年為響應党的號召平安正式啟動的"三村工程",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實現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與扶貧產品的深度融合,運用創新手段,保障扶貧工作,已在全國範圍內初步建立起一套規範化、系統化、創新性、可複製的智慧扶貧模式。同時,平安從公益源頭上用金融信任標準去規範、監督公益,在公益過程中,利用區塊鏈技術確保資訊公開和透明化,保證公益資料上鏈,讓"信任"成為連結公益的重要一環。
搭載著平安金融+科技的綜合優勢,以及科技互聯的力量,"三村工程"以一個開放的互聯網公益生態連接一切,運用"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模式,連接鄉村學生與城市名師資源,彌合城鄉教育差距;打通村民與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提升鄉村醫療服務水準;通過"三村百寶"連接農戶與城市消費者,實現產銷一體的造血式扶貧。並成立百萬人的志願者協會,連接更多人來傳遞公益溫度,讓人人參與公益成為一種可能。平安堅信公益慈善只有"人人互連、互信、予以熱愛,一個充滿希望和美好的命運共同體才會真正來臨。"
未來,中國平安持續將互聯網技術和手段運用於社會公益領域,推動著公益慈善向全民化、精細化發展。以人為本,多邊聯合,打造平安獨特、實效、可持續性的公益模式,讓公益內容更有趣,調動各類群體的公益熱情,讓慈善行為產生最大的價值,助力中國慈善公益事業,實現"人人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