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平安 / 品牌資料庫 / 新聞通稿:中國平安業內首發使用者NPS資料

新聞通稿

中國平安業內首發使用者NPS資料

時間:2016-08-31   文章來源:中國平安   【字體:       

中國平安近期發佈2016年上半年度用戶NPS(淨推薦值)資料(下稱“資料”), 這是國內金融行業首次發佈針對使用者NPS的相關資料。資料顯示,自NPS工作開展以來,平安集團整體的NPS提升了11個點,客戶體驗與滿意度大幅提升。其中,平安人壽的客戶接觸次數較平安金管家APP推出前翻了三番,理賠服務的錄入審核前時效從6.7天縮短到0.91天;平安產險針對賠付時效長的問題,推出電話直賠服務,平均0.86天即可到賬;平安普惠推出“i貸2.0”產品,實現最快3分鐘放款。

NPS是國際上一個衡量客戶體驗與忠誠度的工具,通過一個簡單的問題——“您有多大可能願意將公司/產品推薦給您的家人及朋友”,準確描述了客戶對於公司及產品的忠誠度。相較于我們熟悉的滿意度指標,NPS更易操作,更直接反映客戶的忠誠度,繼而更能直接與業務增長規模掛鉤。中國平安作為中國首家引入NPS的金融企業,旨在從提升使用者體驗的視角來更加準確理解並滿足客戶需求。

中國平安表示,平安作為一家擁有金融全牌照的大型金融企業,業務複雜,覆蓋金融、互聯網、支付、醫療、地產等多個領域。採用NPS評價工具有助集團實現以更多元的視角認識客戶,深入理解並滿足客戶需求,繼而提升客戶滿意度及推薦度。
 
NPS覆蓋15家專業公司,51條業務線

據悉,平安從2013年開始引進NPS評價指數,並於2014年初設立集團用戶體驗部,開展NPS體系的診斷及建設工作,同年成立集團品牌與用戶體驗委員會,並從2015年起持續將NPS作為企業文化重要主題進行公司內推廣。

自2014年平安開展NPS體系的建立工作以來,目前,報告覆蓋的平安旗下專業公司已從9家增加到15家,共51條業務線,覆蓋所有保險、銀行、投資和互聯網系列公司與業務。

在此期間,平安首創全管道、全方位的24/7客戶接觸體驗監測體系,覆蓋的客/用戶數從8千萬到3億,覆蓋客/用戶與集團月度接觸頻次從6.8億提升至12.5億,並每月觸發2000多萬條調研,回收150多萬份客戶回復。從監測量級與系統複雜度來看,平安對這一體系的應用處於全球領先水準。同時,通過NPS評價體系,平安集團每年進行旗下各業務公司進行自我對標與行業對標,行業研究的品牌從39個擴大到93個。

通過NPS的研究和管理,平安開闢了金融行業客戶體驗管理與提升的新路徑,也因此得到了社會、監管和行業的廣泛關注。2015年底平安由於其首創的NPS閉環管理體系得到深圳保險同業公會頒發的金融創新三等獎,這也是該領域首次得到行業協會與監管機構的認可與好評。
 
集團整體NPS提升了11個點

資料顯示,自NPS工作開展以來,平安集團整體的NPS提升了11個點,旗下各專業公司亦取得卓越的成效,客戶體驗與滿意度大幅提升。

平安NPS相關資料顯示,平安人壽是2013年首批試點公司,自立項以來,NPS累計提升32 個點,億元保費投訴量同比下降了56%,居於主要同業榜首;客戶口碑顯著改善。這些改善包括,針對保戶覺得服務不到位的問題,平安人壽推出平安金管家APP,提供健康管理、生活助手等客戶創新增值服務,客戶只需進入平安金管家APP健康頻道,即可隨時隨地享受由專業家庭醫生提供的、免費的、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務,使用者滿意度持續穩定保持在99%以上,已成為越來越多客戶的第一選擇。客戶接觸次數從APP推出前的每年3-4次翻了三番;針對傳統保險理賠時效慢的問題,平安人壽進行了理賠服務升級,錄入審核前時效從6.7天縮短到0.91天,大大提升了客戶體驗與滿意度。

而平安產險自2013年推出NPS試點工作後,NPS亦累計提升33個點,億元保費投訴量下降了3個百分點。針對車險查勘時間長、理賠指引不清的問題,平安產險業內首創查勘軌跡移動端可視、推出分場景理賠智慧指引和透明維修等服務;針對賠付時效長的問題,平安產險推出電話直賠服務,平均0.86天即可到賬。

平安普惠的NPS則已累計提升25個點。為更好滿足普通人的資金需求,平安普惠於今年8月推出“i貸2.0”產品,實現最快3分鐘放款,並力爭在2020年成為“客戶最信任的貸款服務商”。

平安證券自相關工作開展至今,NPS累計提升27個點。通過客戶滿意度的提升,平安證券A股&基金交易市場佔有率在一年內提升了66%,市場地位不斷提高。

經過兩年多的NPS工作計畫的實施,目前,平安已在各業務系列得到了多個NPS與客戶加續保率、客戶推薦客戶比例、市場佔有率和客戶投訴率等多項指標的強相關性案例。
 
        中國平安表示,針對NPS工具的應用及平安客戶管理經驗,目前,集團正籌備發佈國內首份金融行業客戶體驗白皮書,並預計在今年年底發佈。這一白皮書將橫跨保險、銀行、投資、互聯網金融等多個領域,涉行業、客戶、接觸等多個視角,旨在與行業共用客戶管理經驗,共同提升金融業客戶體驗水準。